條碼相關資訊

什麼是條碼? What is barcode?

 

  條碼是由一連串粗幼不同的平行黑白線條組成的符號,能以光學掃描器讀取所儲存資訊,當中的資訊都跟所附著的物件有關。條碼是以特製的光學掃描器(optical scanner)來讀取資料,叫作條碼掃描器(Barcode Scanner 或 Barcode Reader)。 掃描器可快速讀取條碼並輸入電腦,以達到快速、精確與節省人力的目的。 現在手機只要加入條碼閱讀軟件亦可掃描條碼。例如一件商品的編號,經掃描商品上的條碼後,就可以知道有關此產品的資料。

  因黑色會吸收光線,不會反射任何光線;而白色則不會吸收任何光線,只會反射所有光線。所以當掃描器的光線掃過條碼時,便可得出一組特定的光反應資料。條碼的黑條和白條均有不同的闊度以代表不同的資料。

  條碼可以儲存數字,文字或符號。 這種含有一條條黑條的條碼,稱之為一維條碼(1D barcode)。是現在最常見應用最多的條碼。而隨著科技發展,亦有一些以點,六角型或長方型來表現的條碼,這些條碼叫作二維條碼(2D Barcode)。雖然已經不是以條作為表述,但因為習慣使然,仍然叫做條碼。

  條碼辨識技術已相當成熟,其讀取的錯誤率約為百萬分之一,首讀率大於98%,是一種可靠性高、輸入快速、準確性高、成本低、應用面廣的資料自動收集技術。 世界上約有225種以上的一維條碼(1D Barcode),每種一維條碼都有自己的一套編碼規格,規定每個字母(可能是文字或數位元或文數位)是由幾個線條(Bar)及幾個空白(Space)組成,以及字母的排列。一般較流行的一維條碼有 39碼(Code 39)、EAN碼(European Article Number)、UPC 碼 (Universal Product Code) 、128碼(Code 128),以及專門用於書刊管理的ISBN、ISSN等。

  條碼最初是應用在鐵路運輸上,但不是很成功。商業上開始成功應用條碼的是在超級巿場的收銀系統(Supermarket checkout systems)。第一代廣泛在超巿應用的條碼是UPC 條碼 (Universal Product Code),之後條碼的應用發展得越來越多和廣泛。

  條碼在零售上能廣泛應用,是因為在二戰後,美國經濟急速發展,零售消費蓬勃,大型零售店應運而生,而舊式結帳櫃變成了限制效率的瓶頸。所以零售業者和科技合作發展出零售用的條碼技術,而且大量應用此技術。

  目前條碼的使用率非常高,其主要原因是價格便宜,且機器讀取能力好

  自六十年代至今的過去幾十年條碼都是自動識別技術中的王者,只是近年有另一技術冒起,就是RFID (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)。但暫時RFID 的價錢還是很高,比起一張條碼標籤,一片RFID 晶片的價錢要貴上幾十倍,所以暫時RFID 還只能在貴價產品上應用。可能很多年後RFID 成本下降後,可以取代條碼。但起碼十年內,條碼還是這種自動識別技術的主導。

 

 

 

桃園印刷 , 桃園貼紙印刷 , 

 

相關連結
‧ 條碼相關資訊
‧ RFID 介紹
回上一頁